21日上午,重慶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出爐。報告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 [詳細]
目前,石柱累計培育“三品一標”農產品262個;黃連、莼菜、辣椒先后被認定為市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成功創建“全國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縣”。
“十三五”時期,榮昌區圍繞成渝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全國首個農牧特色國家高新區、國家畜牧科技城等建設目標,積聚起加快發展的強大動能。
近年來,綦江區打通鎮緊緊牽住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實現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凝心聚力繪就全面小康幸福底色。
巫溪縣紅池壩鎮茶山村“茶山書院”的外墻上,張貼著貧困戶的一張張笑臉照片,當地人把它叫做“笑臉墻”。
51歲的張福林從小在江邊長大,當了30多年的漁民。但在6年前,他毅然決定轉產上岸,在馬渡村流轉了100多畝土地,種上了W·默科特雜柑。
19日,記者從市供銷合作社了解到,近年來,市供銷合作社以“三社”融合發展為抓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助力產業扶貧、消費扶貧、金融扶貧。
近年來,涪陵統籌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整治,對土地進行大規模整治,改善當地農業生產條件,使“巴掌田”變宜耕地,推動了當地農業產業的發展。
1月19日,巫溪縣天星鄉江池村3組,村民李定虎打開水龍頭,清清亮亮的自來水“嘩嘩”地流進盆中。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豐都的農業農村工作怎么干?”帶著這個問題,筆者于18日,采訪了重慶市豐都縣農業農村委主任唐代賢。
18日,市林業局副局長王聲斌介紹,重慶擬從今年起用10年左右時間,以森林數量提升、森林質量提升和森林綜合效益提升為主完成營造林315萬畝。
近日,榮昌區發展改革委主任蔣勝把“隔壁”四川省內江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請到榮昌,一起商量“養豬大計”,共建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
近日,在長壽區雙龍鎮紅巖村楚國農業養豬場內,一座新的養豬場已經完成初步建設,在鋪好的水泥地上,工人們正忙著修建母豬保育室和限位欄。
近日,重慶江津蔡家鎮清溪湖沿岸26個三格式化糞池投入使用,標志著清溪湖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全部完成。
近年來,彭水一直將飲水工程作為提升群眾滿意度、幸福感的首要任務之一,通過完善供水設施、提高供水水質等,讓轄區老百姓喝上“放心水”。
近日,在榮昌區昌州街道的琪金集團琪泰公司廠區,企業負責人將一包包新鮮豬肉、臘肉、香腸等年貨,送到了當地的17名低保戶手中。
云陽縣泥溪鎮是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近年來,當地大批村民通過發展柑橘、香菇種植業實現了脫貧增收目標。
據悉,自脫貧攻堅實施以來,豐都堅持“大龍頭帶大產業促大扶貧”的工作思路,培育引進一批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打造“全市畜禽產業基地”。
近日,渝中區在石灰石菜市場試點果蔬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置,讓果蔬垃圾就地轉化為有機肥料。
目前,秀山縣建成特色種植業基地面積95萬畝,年出欄畜禽1100萬頭(只),產業扶貧基地6774個,數量全市第一。
近日,銅梁區南城街道桐子社區,2位身穿印有“服務三農,銅梁供銷”字樣馬甲的工作人員駕駛四輪車,將日常生活用品送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鄉村振興,文化不能缺位,否則將“有形無神”。怎樣把文化種到村民“門口”、游客心里?榮昌區通安村,做出了探索和實踐。
水是生命之源,吃上放心水,是民之所盼。目前,城廂鎮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達95%,徹底解決全鎮16個村(社區)2.5萬人吃水問題。
近日,走進大足區拾萬鎮長虹村,路邊的花草簇擁而開,路上看不到白色垃圾,村民衣服晾曬整齊,鄰里間、家庭中和樂融融。
清掃保潔、修剪花木、保安隊治安巡邏……在南岸南山街道放牛村,這些以往只有城市商業小區才有的物業服務,已經成了村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
近日,重慶市合川區正式啟動2021年春季農作物種子市場檢查。
“現在院落變化非常大,到處都收拾得干干凈凈,還種了一些花,更加漂亮了?!闭f到鄉村振興“雙亮”帶來的變化,小周村的鄉親們就夸贊不已。
近日,在蓮花街道新華村,一群志愿者正和村民一起忙著清潔村莊,清理陳草垛、規整小菜園……一場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在村莊里熱熱鬧鬧展開。
如今,墻繪、涂鴉除了可以提升城市公共空間的人文藝術氣息,還越來越多地走進商業空間和鄉村,成為裝點城鄉的‘新寵’,獲得大眾普遍喜愛。
近日,在武隆區廟埡鄉葉家灣農業社的改擴建公路段上,壓路機正在壓實公路;挖掘機正在對高低不平的路面進行平整……整個工地十分忙碌。
12日,為助力消費扶貧,中建三局三公司從忠縣采購的價值40余萬元的614個“扶貧大禮包”,發往了上海、浙江、江蘇等地。
近年來,萬州開展以中山杉為主,喬、灌等相結合的消落區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發展“增效”經濟林和“增色”景觀林,生態先行效益正逐步顯現。
“現在隨時想用水都可以了,再也不擔心沒水喝了?!焙嘬幮χf。老胡的“用水自由”得益于通惠街道去年10月完成的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
近年來,重慶市大足區交通局大力實施“交通+扶貧”“交通+產業”“交通+旅游”三大工程,服務鄉村振興取得豐碩成果。
近日,彭水自治縣委農村工作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和扶貧開發領導小組2021年第1次(擴大)會議召開。
近年來,國家區域協同發展戰略讓榮昌區一躍成為成渝相向發展的“腹心”,5年經濟總量翻一番,經濟增速躍居重慶38個區縣前列。
11日,記者了解到,自2019年6月北碚區三圣鎮啟動天宮村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工作以來,天宮村獲評首批“重慶市美麗宜居鄉村”。
11日上午,在重慶市銅梁區侶俸鎮新學村蔬菜基地,50多位農民工正在忙著采收蔬菜、翻整土地,管理秧苗,地頭一片忙碌的景象。
“小寒大寒,殺豬過年”。近日,記者來到重慶市奉節縣龍橋土家族鄉瑞豐社區,現場目睹當地村民殺年豬的習俗。
原生態鮮榨沙棘汁、牦牛牛肉干、藜麥米……琳瑯滿目的內蒙古土特產讓人應接不暇。近日,內蒙古消費扶貧周在中國西部消費扶貧中心拉開帷幕。
據悉,豐都將統籌整合的10余億元財政資金精準投放到牛、雞、豬、紅心柚等扶貧產業,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265個,推動扶貧產業擴面增量。